企鹅电竞大仙歌单(这出港式无厘头,请再续一万年)
既玩得了唱跳也颠得了勺,前脚炸舞台后脚炸厨房(不是)。
站在那,每张脸自带笑点和回忆杀。
有人说:光是看这群男人吹水,也能狂炫100集。
来了来了,等了一年,《大湾仔的夜》第二季终于来了!
第一季,大湾仔在广州开大排档,江湖气和烟火气拉满仿佛在看TVB美食剧;
这一季,分分钟笑到头掉的体验,让我以为自己打开了一部反套路的港式无厘头喜剧。
还记得《行运一条龙》里“蛋挞王子”何金水的亮相吗?
正面看玉树临风,后面看煽风点火。
无厘头式出场的秘诀就是——pose要帅,但帅不过三秒。
湖南长沙,秋风冽冽。
陈小春和张智霖相约天台,一前一后的站位,帅似在拍《无间道》。
下一秒,陈小春哈欠连天浑身发抖。
提醒我们:天气转凉,请适度关爱老大哥。
等到林晓峰裹着大棉袄出现,兄弟仨正式筹划大计,这一季他们要干票大的——
“以集团形式收购所有餐厅。”
宏图大志说出来,把自己都吓一大跳。
要知道,上一季他们忙死累活下来也只挣了11393元,还是不拿工资的情况下。
也许是这一季的华 丽 升 级给了他们勇气。
不仅每个人的红包从888膨胀到了1888,而且这一季集团还新加入两位小弟——
吴卓羲和周柏豪。
一个在《披荆斩棘》显露了过人厨艺,一个吹拉弹唱主攻才艺,真系养眼又实用。
靓仔一出场,跳起了大湾仔主题曲舞蹈,型男范儿被狠狠拿捏了。
新人报道,少不了拜码头。
新湾仔在老湾仔面前,毕恭毕敬的样子看得让人想笑——
比如周柏豪刚来就迟到两次,陈小春的(天生)臭脸,吓得他大气不敢出。
但春哥,是那种看着很凶其实很好欺负的老大。
这一季,着实有点惨。
上来就被张大仙夺走了财政大权,还要打发他去洗碗。
有种大佬被抢走龙头拐的落魄感。
后续不死心,看到餐车又毛遂自荐当车长。
他喜滋滋地以为是美差,其实说白了就是司机,张大仙还警告他每天要早起两小时。
到了营业第一天,他踊跃举手争当主厨,天真发问:“主厨就可以指挥其他人帮忙是吗?”
谁料大仙迎面一盆凉水,“当然不是。”
春哥是有点官瘾在身上的,结果官没当成还尽揽脏活累活。
社牛张大仙一直是大湾仔门面,本季成为实际话事人,爱用最温柔的表情讲最无情的话。
“老实人”陈小春试图藏私房钱被他当场戳穿,谁都休想从他这里多拿走一毛钱。
这不,人物冲突已经初步显现——现任财神爷专治前任财神爷。
Laughing哥,上一季大厨aka大湾仔顶梁柱,这季因为手受伤暂时退居二线,改为等候区接人迎客。
但是棘手问题还是要靠他出马。
客人饿极了不断催单怎么办?
为了转移注意力从人群里挑六岁小孩跟自己pk游戏,然后发挥无厘头之“骗小孩”的传统艺能。
客人太多必须尽快翻台怎么办?
用关爱的话语成功劝走客人,磕磕绊绊的港普里全是丝滑的语言艺术。
老大的位置很拥挤,所以林晓峰甘当绿叶。
他在团队里就像万金油一般的存在,插科打诨,制造笑声。
可是损起人来,他才是杀伤力最强的一个。
公交车站,他用魔性口音跟陈小春一唱一和,猝不及防一句“你现在应该免费喔”,噎得春哥没脾气。
果然,年龄梗没有最好笑只有更好笑哈哈哈哈哈哈。
大湾仔们,各个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。
就像无厘头里那些奇形怪状的组合,分开看一个赛一个的“诡异”,凑在一起又处得很和谐。
第一季他们还只能自称“半熟”厨艺,本季他们已经敢喊出嘹亮口号——
“做大做强,遍布全国。”
好家伙,这是要开着餐车纵横四海?
想太多!
想象中是周润发的英雄片,实际上是周星驰的无厘头。
别忘了,无厘头的经典走向就是——小人物立志做大事,被现实狠狠扇巴掌。
如果用四个字形容他们开店的日常,那就是抠 男 开 会。
红包变大了又怎样,对于开餐厅来说简直杯水车薪,而且节目组还下了死任务——结束时必须返还三倍营业额用作公益活动。
上一秒:见钱眼开。
下一秒:搞乜嘢。
果然,小人物创业,前方总是崎岖坎坷。
第一站来到厦门,风光无限好,只是要省钱。
想去体验网红摩天轮,得知要98块钱一张门票,只有眼巴巴在下面拍个照留念。
最后还是跟节目组讨价还价,才免费打了卡。
明明很心酸的画面,他们却觉得自己赚到了600块。
这脑回路,怎么不值得我们学习呢?
还有史上最抠搜探店——张大仙规定:每个人只有100块预算。
吴卓羲进了一家小吃店,因为能买的有限,就盯着其他人的餐盘两眼放光。
他倒是毫不掩饰自己没钱,大大方方地蹭吃游客。
称兄道弟聊着天,让人以为他跟他们是一伙的。
陈小春误入高级餐厅,看到好几百的价格瞳孔地震,手指在菜单上飞速滑页。
直到找到48块的汤,才敢深舒一口气。
笑死!这手势演我本人
看到店家免费送上的精美果盘,春哥暗自窃喜又有点不好意思。
拍照炫耀后开始纠结——可不可以打包、要不要给小费?
自问自答碎碎念,脑补出了一个人的小剧场。
回来对账单,老湾仔们一个个比谁花的更少,满脸写着“夸我”,偏偏老幺周柏豪豪掷400块买了两把刀。
这哪里是买刀,简直是在哥哥的心上扎刀!
餐厅经营类综艺,限制预算是老手段了,毕竟有难点才会有看点。
但大湾仔格外能让我们体会到其中的乐趣——
哪怕穷还是很开心,能屈能伸、苦中作乐。
把消费降级的窘迫感,化作一个个接地气的笑点。
为了收购大计,大湾仔们这一季真的靠谱了许多。
汲取上一季准备不足、两眼一抹黑的教训,这次把账记得清清楚楚,提前备好所有的菜。
就连餐车走位,都提前排练了一遍!
这总可以一雪前耻大展身手了吧?结果餐车第一天营业依旧状况连连——
锅烧不开水、出菜跟不上、翻桌来不及、味道不满意。
而且又犯了上一季的“老毛病”:在挣钱这件事上非常佛系,为讨顾客欢心不计成本。
顾客不满,送菜以表歉意,顾客夸奖,再送一份以表谢意。
节目组想让他们卷起来,结果他们把“做人最紧要係开心”贯彻到底。
这么做生意,你们确定可以做大做强?
但也正是从这些不专业和状况外,我们才见识到了大湾仔的默契和人情味。
真兄弟做综艺,少了刻意煽情,让人感到实实在在的舒服和放松。
哪怕是真情流露听起来也像是互损,而互损里又能看到多年的默契。
陈小春和林晓峰只要戏瘾发作,自然而然就是一出顶级喜剧。
虽然表面上都喜欢争老大,但其实没有谁在真的发号施令,在大湾仔这里,一个人永远帮另一个人补位。
每个人都身兼数职,司机当主厨,财务剁猪肉,谁有空就顶上去。
因为厨艺业余,他们还养成了一个经典的战术配合——帮助主厨拖延时间。
上一季刚开始的时候,临阵磨枪的laughing哥手足无措,在后厨急到眼袋都掉下来。
不是滑蛋烧焦了,就是菜心煮老了,每道菜之间隔的时间太久,跑堂的大仙看到立马安排人弹了一段钢琴。
这一季换陈主厨出状况,头次使用的新锅怎么都烧不开水。
于是等水烧开的间隙,大仙又拉上兄弟去给客人唱了一首《万水千山总是情》。
随时随地就能来一段才艺,老牌艺人的业务能力让人不得不服气。
说实话,这几位为我唱歌,少吃一顿饭都没关系吧?
用红磡演唱会级别的金曲K歌当做饭后甜点,哪个综艺还能贡献这种程度的诚意!
港乐跟港味一样,最能抚慰凡人心。
林子祥的《分分钟需要你》勾画出普通情侣的相濡以沫——“有了你开心D,乜都称心满意,咸鱼白菜也好好味”;
许冠杰的《半斤八两》唱尽了普通打工族的心酸——“我哋呢班打工仔,一生一世为钱币做奴隶”......
想想港片之所以那么触动人心,其实离不开港味和港乐所烘托出的市井气和草根气。
我强烈要求,节目播完,节目组乖乖交出大湾仔的歌单!
做饭唱歌之外,大湾仔同食客、同行、老友聊天,也是我尤其钟爱的环节。
直到现在,我还记得第一季里那些真实的人和故事——
和老友走散的孤独老人,从小一起长大的年轻发小,来广州打拼多年的阿姨团......
热气腾腾的一餐饭,能聊出生活百味,也能拉近心与心的距离,甚至能窥见一个人走过的路、珍藏的回忆。
本季才第一期,但关注人间烟火的主旨没有变。
大湾仔不仅志在把港式美食带到全国各地,也跟当地的人和饮食文化亲密交融。
就像80多岁的沙茶面店老板,跟林晓峰娓娓道来沙茶酱的由来——那是他父亲从印尼漂洋过海带回咖喱粉才调配出来的,言语中有股云淡风轻的骄傲。
美食不仅仅是果腹之物,于有些人还是世世代代的坚守。
跟这些前辈取经,大湾仔才更能领悟美食的真谛。
两季以来,《大湾仔的夜》始终强调市井烟火气,用家常菜和寻常小吃慰藉平凡夜归人。
正如《食神》里,历经爱恨才开悟的史蒂芬周,终于做出了世界上最好吃的食物——黯然销魂饭。
它如此寻常,却让食者落泪,道出了烹饪最质朴的道理——
只要用心,人人都是食神。
大湾仔会不会完成终极任务?目前来说,还是个开放式结局。
可以预料,鸡飞狗跳的意外不会少。
但《大湾仔的夜》最吸引我们的从来不是结果,而是过程。
看着他们用心地做饭,开心地唱歌,交心地聊天,此中乐趣,便已无穷。
就像所有无厘头喜剧那样——
小人物立志做大事,过程心酸窘迫,结局往往不如人意,但最后我们却总是被一群人的人情味和认真生活的乐观深深打动。
“做人嘛,最紧要係开心。”
这句听了无数遍的台词背后,不仅有着小人物在策马奔腾大时代之下的积极乐观,还有普通人不惧面对困难和未知的勇敢坦荡。
而对于你我乃至无数看着港片、港剧长大的人来说,它还代表着一种理想中的生活:
三餐四季,好友相伴。
心往一处想,劲往一处使。
欢声笑语和噼啪的热油合奏出生活的旋律。
如果可以的话,真想为这出喜剧打上一个永久的大大的——
“未完待续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