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里约奥运会女排观后感(《夺冠》太励志,辅导孩子写好观后感,让女排的精神永驻孩子心间)
中国女排,是一种精神,更是一种情怀,已然成为民族精神的一部分。国庆喜逢中秋,假期间带孩子一块儿观看《夺冠》,让孩子也领略中国女排的风采,意义非凡。
《夺冠》太励志!辅导孩子写好观后感,让女排的精神永驻孩子心间。
01观后感的写作方法指导
陪孩子全程满含热泪看完《夺冠》,回家后马上又辅导孩子写观后感,感恩有这样正能量的电影和节目,滋养着我们,感动着我们!
观后感,就是看了一部影片或连续剧后,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。
1、“观”是基础
有的同学写观后感,只是在开头提一下"观了某部影片后,大有启发"等字样,以后就脱离了电影的故事内容,说上一通自己的感想,牛头不对马嘴,无实际意义。观后感必须把电影故事的基本内容给读者交代清楚,让读者大致了解一下是怎么一回事。
2、“感”是重点
所谓“感”,可以是从作品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神,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,可以是因观看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。
3、要联系实际而"感"
要写好"感"就该联系实际,深入发挥,把自己的"感"写深、写透。这里的实际,不是单指自我实际,还包括他人实际,社会实际。
02范文赏析:《夺冠》观后感
国庆喜逢中秋,盼望已久的电影《夺冠》上映,我和爸爸妈妈有幸去看了首映。满含热泪看完《夺冠》,心情久久不能平静。
【赏析】简要交代观看电影《夺冠》,并写出对电影的喜爱和感动。
电影《夺冠》通过三场比赛,深刻地描绘了郎平教练带领中国女排不怕吃苦、永不放弃、永不言败,在国际大赛中顽强拼搏、奋勇夺冠的波澜壮阔的场面。中国女排的精神,成为民族精神的一部分,在几代中国人不断得到传承。
【赏析】简要介绍电影的故事内容,概括、清楚、明白。
看完电影,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震撼。我被中国女排的这种精神深深震撼着:不怕吃苦,永不放弃,永不言败!我们的中华民族需要这种女排精神,我们的国家需要这种女排精神,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这种女排精神!
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郎平这个角色,她是女排精神的集中体现。
在第一场大阪世锦赛中日对决的比赛中,18岁的郎平,当时刚来到国家队,连摸球的资格都没有。可是,她不怕吃苦,刻苦练习,她说:“我来到国家队,身高比不过别人,球技不如别人,以前我觉得自己特别能吃苦,现在连吃苦都吃不过别人,我再不刻苦训练,还能做什么?”最后,在全体女排姑娘的努力下,中国女排最终战胜日本队,并由此拉开了女排“五连冠”传奇的序幕。
想起自己平时的学习经历:夏天怕热,冬天怕冷,我的脸一下就红到了耳根。郎平的话回响在我的耳边,我暗暗下定决心,以后一定要不怕苦、不怕累。
尤其感动的是,2016年里约奥运会前,郎平临危受命,回归中国女排,执掌帅印,面对彼时士气萎靡的球员,她唱的不是高调,而是选择走近她们,“你们爱排球吗?你们为什么打排球?”
听了郎平教练的话,我感觉她好像在问我:你爱学习吗?你为什么学习?
【赏析】重点详写感想,不怕苦、不怕累,永不放弃,永不言败的女排精神,而且能够联系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实际,具体生动,很感人。
电影看完了,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。生活在幸福中的我们,太需要这种精神了。今天的我们,也许早已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“苦”和“累”,其实我们小朋友以前遇到的苦和累与女排比起来全都是矫情!想想中国女排,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坚持,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!
【总评赏析】这篇观后感从自己的“观”写起,简单介绍电影故事的基本内容,然后有感而发,并能联系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实际,具体生动,有血有肉。
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,一千个家长就有一千种辅导孩子写观后感的方法,孩子不同,因材施教,方法合适才重要。
感谢您的点赞与分享,您有什么好的指导方法可以在下面的评论区发表。
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,快来关注刘老师谈特殊教育